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咨询客服:376368948

  • 051288970417
  • 鲁迅写阳澄湖蟹生动 吃阳澄湖蟹行家
  • 日期:2014-03-14     阅读次数:2312      来源:中国阳澄湖大闸蟹官网
  •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受达尔文的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4年初,去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希望医治人的体魄,后从事文艺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精神。鲁迅先生一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毛泽东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据鲁迅挚友许寿裳回忆说:鲁迅“鱼蟹也少吃,为的是怕去骨和剥壳的麻烦”(《亡友鲁迅印象记》)。这麻烦包括了很花时间,洗刷,蒸煮,预备蘸料,揭脐,掀盖,剔壳食肉,忙于工作、著述、战斗的鲁迅,难得有什么空闲,也不愿把时间投放上去,少吃就很天然了。可是,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作为生于斯、长于斯,大半辈子战斗于斯的鲁迅,他也是喜爱阳澄湖大闸蟹这一款美食的,少吃并非不吃,据鲁迅1932年10月15日的日记载,“晚邀三弟全家来寓食蟹并夜饭”,他和周建人一家以食蟹为兄弟间团圆之乐。

    实在,鲁迅曾是好蟹的,1911年曾经抄校过宋·傅肱《蟹谱》,流露了当时的旨趣,而且仍是一位技术娴熟的吃蟹行家。1924年,他写过一篇出色绝伦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先从雷峰塔倒掉的动静写起,引出了白蛇娘娘被法海和尚压在雷峰塔底下的故事,再讲到玉皇大帝拿办法海,“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的传说,接着便是如斯一段: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不管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掏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样子容貌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之后说,现在雷峰塔倒掉了,而躲在蟹壳里的法海,“非到螃蟹断种的那天为止出不来”,文章最后以“活该”两字作结。他这篇杂文的主旨是为了抒写对雷峰塔倒掉的欣喜,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和对法海的憎恶,可是无意间流露出了他对螃蟹的精微掌握,“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一个圆锥形的薄膜”,“一个罗汉样子容貌的东西”......观察极为仔细,描述极为生动,更无意间透示出了他吃螃蟹的技术娴熟,“煮”、“取”、“揭开”、“露出”、“切下,掏出,翻转”等一连串的动词,把吃螃蟹中捉拿法海的过程写得极为正确,极为翔实。结合鲁迅的生平事迹看,他兴趣过生物,学习过解剖,讲授过博物,关注过螃蟹,故此,吃起自小就认识的螃蟹来,当然要比凡人更为得心应手,更为轻车熟路。 

     关于吃阳澄湖大闸蟹,鲁迅在《今春的两种感想》里还说过如斯一段闻名的话:譬如吃东西罢,某种是毒物不能吃,我们似乎全惯了,很寻常了。不外,这一定是以前有多少人吃死了,才知道的。所以我想,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外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