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咨询客服:376368948

  • 051288970417
  • 阳澄湖的渔风渔俗
  • 日期:2014-03-14     阅读次数:3166      来源:阳澄湖大闸蟹官网
  • 阳澄湖地区是典型的江南水网地区,湖、河、港、汊交织相通,村镇临水而居,以前的出入都是以舟代步,可谓“不可一日无舟楫”,故阳澄船俗是阳澄湖畔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快船竞技 游龙出水 

    快船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过去,在阳澄湖畔的唯亭、跨塘、斜塘等乡镇,在新春期间都有赛快船的习俗。所谓快船,与农船相比较,只是多了两支橹。快船的左侧有橹两支,右侧有橹一支,船头有调头桨并置两支竹篙。参加赛快船的都是青壮年划船好手。他们身穿36档盘香纽的短靠(前胸、两臂各12档),黑衣白纽,头扎白毛巾,正中一个红绒球,个个打扮得象打虎英雄武松一般,显得英武飒爽。赛船场面热烈而又壮观。船员个个精神抖擞,使出浑身解数,全力拼搏。赛时,条条快船似游龙出水,左右翻侧,勇往直前,岸上,欢呼声、掌声响彻湖畔。快船,既是新春的文娱活动,又是提高驾船技能,适应水网地区生产、生活的需要,深受群众喜爱,便相沿成习。

    拳船献艺 技中一绝 

    拳船是阳澄湖地区人民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一项献艺活动。船上搭起彩棚,披红挂绿,棚内演奏丝竹,船舷两边兵器架上,插有飞刀、枪、剑、戟等古兵器,船头则是打拳献艺的活动场所。拳师在丝竹声中轮番献技,演出徒手拳、舞钢叉、甩石锁等节目,船上其他人员还唱《杨家将》、《水泊梁山》等历史故事编成的通俗悦耳、十分动听的民歌助兴。岸边群众数千,喝彩助威,也有燃放爆竹,并把糖果、糕点抛上船上,表示慰问与鼓劲。当船驶近大桥时,拳师飞刀出手,高高摔过桥顶,待船驶出桥洞,飞刀刚好落下,拳师便用嘴一口咬住刀背,这项表演堪称技中一绝,令人叹为观止。

    吃喝看戏 堂船游春 

    堂船,亦称“游船”。船体宽敞、考究。船舱涂红漆或绯金,上雕戏文,细格窗,花玻璃。舱内放置茶几、靠背、八仙桌,一如名门大宅的厅堂。后舱可烹茶、煮菜。堂船一般用于水上庙会,供神祇乘出巡,较多的则用作水乡迎娶新娘的交通工具。堂船随着丝竹曲乐声在河塘中悠悠行驶,比起城区用轿子、马车迎娶,别有一番情趣。在麦苗青青、油菜金黄的季节,一些大户人家、有钱人家都会雇用堂船来游春的。船沿河湖港汊行驶,船上游春者或吹曲笛,或拉二胡,或弹三弦,或哼昆曲,有扮演老生、花旦、小生、花脸、小丑等各种角色,各显其能。同时,还可在船上品尝烹调的佳肴,加上美酒,边吃边谈边赏春景,其乐融融。

    荡湖船陆上也行舟 

    这里讲的荡湖船应该是加引号的,因为它是喜庆或庙会活动中用彩布围成“船”状的一个表演节目,其道具和动作摹拟“湖上泛舟”,故名。红绿绸带作橹绷绳,船尾有一支橹,一般由6人表演。一名男青年反串妙龄少女划桨,二名男青年扭绷摇橹,中舱二名男青年“出跳”摇船,一个小丑在船前打诨逗趣,倒退引路,还唱着情歌挑逗划桨“姑娘”,以增强演出的趣味性。有的地方的“荡湖船”就只有一男一女两人表演的。男的头扎白毛巾,穿杏色或绿色对襟绸衫,腰系红绸带,女的则穿桃红或翠绿大襟绸衫,腰系荷叶百摺裙,脚穿绣花鞋。男的摇橹,女的扭绷,两人载歌载舞,充满着浓厚的水乡生活气息。

    尚湖龙舟赛 万人空巷 

        龙舟竞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一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竞技项目。据考证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龙舟和竞渡,一千多年前人们开始把龙舟与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

    常熟的龙舟竞渡始于明末清初,农历三月十四,是尚湖镇北面冶塘大河龙舟节,农历三月廿四,是尚湖镇南端的旺桥龙舟节,俗称“看划龙船”,距今已有二三百年历史。明末清初的文学大家钱牧斋在《初学集》中曾多次描写龙舟竞渡的场面。民国8年(1919年),《常熟日报》登载练罗乡龙舟赛盛况消息,报道说:“参赛龙舟九艘,游弋于张巷、尤巷、练塘河一带观众拥挤异常,路道阻塞……”。配合龙舟赛除了有“团老爷”等一些迷信程式,还要举行武术表演,打对子,抡石担,舞飞杈、石锁,弄刀枪木棍等活动。

    解放前,龙舟节场年年举办,1945年10月大河集镇商民为庆祝抗战胜利,举行了盛况空前的龙舟竞技和龙灯会。

    解放以后,龙舟节场活动因伴有迷信色彩一度被禁止。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农民纷纷提出要恢复这一传统习俗,并掺入了民间的舞龙,打腰鼓,打莲湘,荡湖船,民乐演奏等文艺类表演,为丰富人们的文化需求和延续传统民间文艺作出了很好的贡献。

    沙家浜龙舟赛 热闹非凡 

        赛龙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已流传两千多年。史书记载,赛龙舟原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经历史的演化,赛龙舟已成为民间的盛会。

        沙家浜龙舟赛有悠久的历史,沙家浜包括旧时的唐市、横泾等乡镇,以前每年都要举办龙舟活动,观者人山人海。在清代的《唐市志》中就有记载。民国时期,由于战乱,时举时停。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沙家浜镇致力于龙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具有较高水平和影响力的龙舟赛事,每年都将龙舟赛作为传统体育特色竞技项目来举办,有着非常扎实的群众基础。2004年成功举办了“中利杯”沙家浜全国龙舟精英赛,为龙舟会奠定了基础。

    沙家浜镇的龙舟赛一年分二次举行,分别安排在五月和十月,每当此时,这里的人们早早做好准备,做龙舟、买彩布、绣龙旗、选服饰等。一般是黄龙旗配黄衣服黄头饰,青龙配青色,白龙配白色。龙舟赛时,赛手们早早出发将龙舟划到赛地,先是起早朝拜,后进入比赛。配合龙舟赛的还有船拳表演。参加龙舟会的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条龙船共18人,其中挥旗手1人、掌舵1人、敲锣鼓1人、划浆12人,比赛分组参加预赛,各组第一、二名再进行第二轮决赛,比出冠亚军。龙舟会在沙家浜风景区进行。比赛中鼓声如雷,彩旗展招,银钗耀目,煞是热闹。

    水乡服饰 内涵丰富 

    沙家浜水乡服饰是沙家浜人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智慧的结晶,由于地处湖泊湿地,水陆两栖的劳作强度,使其服饰保持了一贯的“短打”、“合身”,方便劳动和起居。

    沙家浜水乡服饰的形成,除了环境因素之外,还与当地的物产密切相关。据史料记载,当地出产的白苎历来有名。白苎这种纺织原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喜雨喜肥,怕冻怕旱怕渍,而沙家浜水乡地区最适宜种植。沙家浜水乡服饰的古朴气息延续了以白苎作为原料的纺织物固有品质。

    沙家浜水乡服饰以男、女服饰为基本格局,根据年龄、季节等因素又派生出老年服饰、儿童服饰和季节装。

    沙家浜水乡服饰在栽缝方法上,有一整套步骤和针法,如:拼、滚、镶、贴、盘、绣、钉、缝、行、包、撬、拷等。

    沙家浜水乡服饰在色彩、结构上,讲究实用和美观相结合,师法自然,有浓郁的水乡地方特色。曾经被戏剧工作者采用,如沪剧《芦荡火种》、京剧《沙家浜》。

    沙家浜水乡服饰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才定型,它有汉民族劳动人民之服饰的基本形制,如“上衣下裳”和“衣裳连属”;如汉代就有的“交叉领”,这在老人服饰和儿童服饰上尤其明显。但沙家浜服饰也吸收了清代满人服饰的一些长处,如小领、大襟等。我们不说源头的历史如何长,因为服饰不可能一成不变的,一种样式能穿几千年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尊重客观,只说其定型的历史,当在两百年左右。

    沙家浜水乡服饰反映了历史进程中服饰文化的灿烂,内涵丰富,有研究和保护价值。

    水乡婚俗 独特魅力 

        沙家浜镇地处江南水乡,地势低洼,河流成网,南临阳澄湖,北靠昆承湖,境内有十大低洼圩田,水面占全镇总面积的一半以上。旧时陆路交通闭塞,水上交通十分发达。自古以来在沙家浜便留传有“36个浜”,如湖家浜、晏家浜、徐家浜等,和“72个滃”,如潘家滃、谢家滃、倪家滃等,还有“泾”,如周泾、新泾、张泾、蛇泾等,素有“开门就见水,抬脚就动橹”之说。所以,沙家浜镇自古以来每家每户都拥有自已的船,不管是走亲戚、逛集市、还是田间地头干农活或是结婚走亲,都离不开船,就连小贩都要划着小船沿着河滩挨家挨户进行叫卖。所以沙家浜水乡的独特“水”文化也由此孕育而生。正是有了这独特的水上交通,才造就了独特的“沙家浜水乡婚俗”,除了常规的婚俗礼节之外,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水。所以必须用到迎亲船。

        水乡婚俗是地方文化的组成部分,从婚俗演变中可以看出人类从愚味走向文明的过程。研究水乡婚俗,展示水乡婚俗实际就是展示一个地方的地方文化。

        沙家浜水乡婚俗除了具有江南普遍特色外,另有四个显著特点:

        (1)具备迎亲船、嫁妆船,用于接新娘、接嫁妆。(2)迎亲时表演“摇出水”、“外出跳”,充分体现迎娶新娘时摇船人的欢乐喜庆和高超技艺。(3)“公爹抢水落团圆”象征新人进门,老相公要在迎亲船到达之前抢住这一路吉祥之水用于落团圆,寓意一家人团团圆圆。(4)特邀堂名鼓手在婚礼过程中演奏乐曲,烘托喜庆祥和。(5)有茶担艺人为结亲新人担任司仪。(6)待到新郎娶到新娘准备从女方家出门时,新娘上轿时哭哭啼啼,亲娘同时也要哭哭啼啼,此时哭反认为大吉大利,哭得越响,婆家越有财。

        水乡婚俗是一种民间文化,它凝聚着水乡民众在生活中的高度智慧与独特魅力。对水乡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持久的促进作用。

    沙家浜镇也因此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荣誉称号。

    傀儡湖畔演傀儡戏

        与阳澄湖相通的,有一片湖面,叫做傀儡湖。湖水清澈得犹如一匹绸缎。对岸的房屋树木连同天上的白云一起映在湖光里,清晰可辨。谁会想到,早在元明时期,就常常有许多艺术家泛舟湖上,拍曲和唱,放浪形骸。

    沿行头港往西,可以出傀儡湖,进绰墩村。村口有一座名叫广陵桥的石拱桥。它始建于明代万历40年,几经修葺,至今仍苍颜完好。几乎每一道石隙间都长满了薜苈,无数薜苈在失去石栏的桥边构成绿中间黄的瀑布,悬挂在小河上,颇有气势。桥边还有一株高大的银杏树,不知是因为遭受过雷击,还是因为年岁太大,半边身躯已枯如铁石,但虬劲的枝柯仍擎起万千金黄色的叶片,在风中飒飒作响。它们是绰墩山广陵庵仅存的遗物了。

    傀儡湖和行头港,这两个名字无疑与戏曲演艺有关。

        还有近在咫尺的绰墩山,既是一处 5000 年前人工堆筑的良渚文化遗址,也曾经是唐代名伶黄番绰的魂归之地。从前,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江南各地的戏班子都要来绰墩山搭台会演,切磋演艺,同时也是对一代又一代昆曲创始人的缅怀。

        唐玄宗时,巧舌如簧的黄番绰是一名擅演“弄参军”的宫廷名伶,常与诗人兼演员张野狐搭档演出,风靡西京长安。他谈吐机智幽默。甚至敢于跟皇帝开玩笑,让皇帝又笑又恼,却奈何他不得。安史之乱后,宫廷成员大多数跟随李隆基入蜀,黄番绰只身回到了阳澄湖畔的故乡。他宁愿在这片远离战乱而风景优美的地方教习歌伎,过几天随心所欲的悠闲日子。他传唱的歌调,是没有乐器伴奏的清唱,俗称嘌唱,即干唱,迂徐委婉,细腻绵糯,令人回肠荡气。这便是水磨腔。自然那时流传在民间的水磨腔还只是原始状态,尚未成为中国戏曲四大腔调之一。从黄番绰开始,才渐渐对此作了改良。

    人们把这座埋葬了黄番绰的土山命名为“绰墩”,把与阳澄湖相连的一片箬帽形的湖面命名为“傀儡湖”,无疑是极有道理的。据说,数百年来,附近的村民都会演傀儡戏——也叫弄参军。傀儡,即牵线木偶,这不难理解。这里还有“水傀儡”的说法,那是指在水中或船上演出的傀儡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