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线客服

  • 在线咨询
  • 咨询客服:376368948

  • 051288970417
  • 产销模式转变蟹农无忧
  • 日期:2014-05-05     阅读次数:3850      来源:中国阳澄湖大闸蟹官网整理报道
  •     高宝玉,一位土生土长的唯亭阳澄湖畔人,从1995年开始便在阳澄中湖养起了大闸蟹。15年的大闸蟹养殖经历给他留下了诸多印记,最为明显的,是黝黑的皮肤、长满老茧的双手,当然还有因养蟹致富带来的幸福。
        养蟹自然成了湖周边很多百姓的行当之一,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之后,阳澄湖掀起了一股围网养殖的高潮。高宝玉不是这轮高潮中最早的一批,但在今天看来,他已经称得上是老养蟹人了。从1995年开始养蟹,高宝玉每年的养殖面积在60亩左右。这在十多年前来说只处于“中游水平”,有的养殖大户养殖面积超过了80亩。
        在今天来说,这是一个足以让所有蟹农都羡慕的数字,但在当时的情况却远不是如此。高宝玉说,虽然那时养殖面积大,可由于不懂得科学养殖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采取的都是粗放式养殖方式。用高宝玉的话说,就是完全靠天吃饭,“螃蟹苗放进去了,就是每天喂喂水草、饵料等,长势全靠天决定”。高宝玉说,要是碰上个气候反常的年份,螃蟹的长势就会大打折扣,损失最惨重的一次是在2001年,那年因为阳澄湖水体受到污染,使高宝玉损失了数万元。
        尽管如此,拥有60亩养殖面积的高宝玉年均产3000斤左右大闸蟹,剔除养殖成本,每年的收益大约在7—10万元。
        可观的收益,让进入新世纪后阳澄湖周边养殖户大量增加,湖面上围网越来越多。最终影响了阳澄湖水质以及大闸蟹品质。2007年,苏州市开始对阳澄湖进行大规模整治,最为重要的内容就是拆除部分围网、减少养殖面积。
        按照规定,园区唯亭镇1万亩水面最终保留500张围网,每网20亩。这500张围网被分割成了三块:第一块418张围网主要对当地老蟹农出租;第二块12张围网作为唯亭镇蟹业合作社;第三块70张围网对社会公开招标。高宝玉和很多老蟹农一样,以每年5000元的价格承包下了一张围网即20亩的养殖面积。
        此时,高宝玉心里泛起了嘀咕:养殖面积减少了三分之二,还能赚钱吗?然而,唯亭镇相关部门的举措逐渐让高宝玉等众多蟹农打消了疑虑:组织水产专家对养殖户进行养殖理论知识辅导,向高宝玉这类“实战派”传授系统的养殖知识,将养殖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精养模式。从苗种选育、蟹苗放养、成蟹放养、脱壳、有机饲养、科学投饲等一整套养殖流程,高宝玉都讲得头头是道。
        得到了技术指导的高宝玉立刻尝到了甜头:从2008年以来,在养殖面积减少的情况下,每20亩的产量达到了2000斤,这比60亩3000斤的单位产量提高了近两倍,而由于养殖面积的减少,养殖成本也从原来的近10万元降到了5万元,而收益基本稳定在10万元。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从过去的疑虑到如今收入的有增无减,高宝玉脸上绽放出了笑容。说到这里,他深有感触的说,整治之后,蟹农们才真正把养蟹当作一项产业来做。
        如果说精养养殖方式带来的是生产源头上转变,那么“唯唯亭亭”阳澄湖大闸蟹的统一包装则实现了销售模式的根本转变。
        高宝玉依然清晰记得,多年前在老唯亭大闸蟹交易市场“摆地摊”的情景:每到大闸蟹上市季节,高宝玉很多蟹农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挑一些大闸蟹来到唯亭大闸蟹老交易市场,等待从上海、浙江等地水产贩子的待价而沽。用高宝玉的话说,“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早晨挑了几十斤蟹出门,还得全部挑回去”。
     唯亭对阳澄湖大闸蟹统一包装销售后,彻底改变了蟹农们自产自销带来的后顾之忧。凭借着近年来的推广,“唯唯亭亭”阳澄湖大闸蟹已经在全国初步建立起了知名度。唯亭当地蟹农所产大闸蟹全部进行统一包装销售,客户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从蟹农手中买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尤其是像高宝玉这样的老养殖户,凭借多年建立起来的客户资源,更是不用像过去那样担心大闸蟹没有销路。高宝玉说,“我现在每年的大闸蟹都不愁卖不出去”。
  • 保存    |    打印     |    关闭